當前,位于長白山南麓、鴨綠江畔的吉林省臨江市葦沙河鎮,正借助數字化浪潮推動鄉村振興。葦沙河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積極引導干部群眾將手機變成“新農具”、數據轉化為“新農資”、直播發展為“新農活”。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形式,葦沙河鎮有效拓寬了農產品銷路,展現了鄉村新貌,提升了治理效能,探索出一條“互聯網+黨建”興村富民的新路徑。
村干部化身“興農主播”
葦沙河鎮葦沙河村的藍莓最近迎來豐收季,為了不再讓村民們被動等待客商,今年,葦沙河村黨支部書記谷豐率先嘗試網絡直播,并將直播間搬進藍莓大棚。鏡頭前,谷豐以樸實親民的語言,推介了葦沙河村的優質藍莓、宜居環境以及養老大院的相關服務。“村干部就要緊跟時代步伐,為村里的好產品‘代言’,為村民的實事‘吆喝’。”谷豐表示。目前,其直播視頻最高觀看量達8.5萬人次。
在“頭雁”示范帶動下,葦沙河村基層治理專干、西部計劃志愿者組成青年創作團隊,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農家小院,精心拍攝反映鄉村生活、特色產業、惠民實事的系列短視頻。從藍莓采摘時的喜悅到養老大院里的溫情,每一幀畫面都展現著葦沙河村的自然稟賦和人文關懷。這支由葦沙河村黨支部引領的“新農媒”隊伍,所創作的作品形式活潑,始終緊扣宣傳家鄉、服務村民的宗旨,有效促進了線上流量向線下發展動能的轉化。
小村莊凝聚“大流量”
在葦沙河鎮錯草村,“云端發力”的故事同樣精彩。錯草村村干部和村民爭做家鄉“代言人”,持續在抖音平臺發布充滿煙火氣的原創短視頻。
端午節,干群圍坐在一起包粽子,現場粽葉翻飛,笑語歡聲;勞動節,民兵連長卷起褲腿清淤通渠,汗珠滾落時面對鏡頭憨厚一笑;高考前夕,村干部穿過五味子種植園,隔空為學子加油;建黨紀念日,老黨員講述“初心故事”,村黨組織書記帶領黨員干部莊嚴宣誓……在村兩委帶動下,錯草村村民逐漸從“圍觀者”變為“講述者”,視頻創作意識顯著增強,鄉村文化傳播吸引力大幅提升。
數字賦能振興支點
葦沙河鎮的探索將新媒體傳播力切實轉化為發展推動力:暢通農產品“出山路”,線上推廣拓寬了藍莓等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促進了農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發展;提升鄉村“美譽度”,持續的內容輸出展示了葦沙河鎮的整體形象和特色資源,有效吸引外界關注,為發展鄉村旅游、招商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激發治理“新活力”,短視頻創作開辟了政策宣傳和干群互動的新渠道,讓政策宣傳更入腦入心,拉近了黨群干群距離,提升了鄉村治理的溫度與效能;培育鄉村“新人才”,葦沙河鎮涌現出一批懂農業、愛農村、善用新媒體的鄉村干部和青年人才,他們在內容策劃、制作、運營推廣中得到鍛煉,成為推動鄉村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本土力量。
葦沙河鎮的實踐證明,互聯網是新時代撬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從村干部帶頭到村民參與,一條“云路”正為鄉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下一步,葦沙河鎮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激發基層創新精神,運用好新媒體力量,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王天武 通訊員 段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