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珍稀水生物種保護取得新進展
日期: 2025-07-30 14:11
來源:央視網
[video:[視頻]長江流域珍稀水生物種保護取得新進展_2025-07-28_19_27_31]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長江十年禁漁目前已進入中期關鍵節點,在人工繁育、智能監測等一系列科技手段的支撐下,長江流域珍稀水生物種保護、魚類資源總體恢復成效顯著。
江豚是長江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動物,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所,近期又有兩頭雌性江豚懷孕。長江十年禁漁實施以來,這里已經實現了對江豚胚胎發育全過程的超聲影像監測,構建了從卵泡發育之后不同階段的影像圖譜。此外,水生生物所還聯合多家保護區和相關單位,建成了水生哺乳動物實時聲影像智慧監測平臺,構建起長江江豚“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飼養繁育”的保護體系,江豚生存環境、種群數量不斷改善。目前,我國對江豚數量考察每五年開展一次。2022年,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為1249頭,相比2017年增長了200多頭。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很多珍稀特有魚類的重要棲息地和繁殖場所。科研人員持續開展珍稀野生魚類的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赤水河珍稀物種由7種增加到9種,長江鱘、鰻鱺等11種在赤水河消失多年的種類在禁漁后重新回到人們視野中。今年,科研人員還通過放流旗艦物種長江鱘個體,構建適宜的產卵場,成功實現了長江鱘的野外繁殖實驗。
長江十年禁漁實施以來,全流域魚類資源總體恢復明顯,魚類小型化趨勢得到遏制。監測顯示,2021年到2024年,長江流域共監測到土著魚類344種,比禁漁前2017年到2020年增加36種,水生生物多樣性持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