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5月16日,2025年中越北部灣漁業資源聯合增殖放流活動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東興市北侖河口舉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麥爾丹·木蓋提、越南農業與環境部副部長馮德進、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曉欽、越南駐華特命全權大使范清平出席活動。

北部灣地理位置獨特,氣候條件優越。開展漁業資源聯合增殖放流活動,是貫徹落實《中越關于持續深化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加快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的實際行動,是中越雙方共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養護共有海洋家園的具體舉措。2017年以來,雙方攜手推動北部灣漁業可持續發展,已連續成功開展了八次北部灣漁業資源聯合增殖放流活動,多次被寫入中越聯合公報或聯合聲明,成為南海周邊國家漁業合作的典范。
本次活動放流黃鰭鯛、真鯛等10個水生生物品種的苗種和親本共計7477萬尾,近年來,中方累計向北部灣放流各類水產苗種超過4.2億尾。據監測,增殖回捕率保持在5%以上較高水平。
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也是“中越人文交流年”。下一步,雙方將繼續擴大農漁業多領域合作,加快推進北部灣漁業合作協定談判,合力加強漁船漁民常態化管理,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推動農漁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
中方外交部、中國海警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相關部門,以及越方駐南寧總領事館、越南水產協會等單位代表參加活動。